有點猶豫這篇文,應該歸在藝文性質的Blog,還是個人札記的Blog (不過可能都沒人看吧)

這小小感想的起因,源自於數個月前,工作量很大很繁忙,必須盯著電腦螢幕不停歇地用經驗值累積的美感,完成一個又一個設計案件。無論是否屬於自由發想的性質,都因為時間底線的壓力,變得像是只具有基本美感的工作機器。心情也頗煩悶,有時會聽音樂尋求舒緩,但一會兒時間好像又提不起勁。

某天我突然搜尋
Taipei TED,透過一些激勵人心的18分鐘演講,讓我如機器般的工作模式,添加了一點心靈上的調和。當然並不是所有受邀者分享的內容都讓我同理共鳴,也有些講者說話的語氣調性,讓我聽的耳膜吃力。
某天偶然地聽到蔣勳演說的留18
分鐘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插曲便延伸開始。


留十八分鐘給自己:蔣勳 TEDxTaipei




想先說,感到抱歉在前頭,因為我對蔣勳老師長時間以來,似乎都帶有一點刻板印象。
從青春時期記憶裡,我對這個名字,一直都和美術館展覽販售的導覽作者畫上等號,以前總不免心想,怎麼每次都是他寫導覽,是美學教育的壟斷嗎? 也不免認為他的解讀導覽,可能缺乏獨特個性的感觀,而像教科書般的標準答案。但我竟然從未好好認真聽過他語音導覽的聲音和內容,也不清楚他面容的模樣。

那天聽到他TED演說,開頭他朗讀一首他寫的詩,那聲音一下,我發現我的心整個安靜了下來。看到他的面容頭髮比我想像的蒼老些(都因為我以前不好好去認識人家),相較於前面聽到的那些慷慨激昂演說,這段關於詩的18分鐘,像清淡的一杯水,初始覺得不重要,但其實觸碰到內心根源基本的一塊。


Editor_201607141574920.jpg  

蔣勳的聲音很好聽
.,有種讓人安靜下來的力量。演講內容好像都在述說著淺淺淡淡的生命體會,但如同老師開頭說的,現代的成年人寫詩好像會有不切實際的罪惡感,不知道詩在現代生活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或力量?
大學時代我也喜歡寫新詩,抒發那個年紀的輕狂和戀慕。 後來發現,長大後的人們,為什麼不用教,就自動放棄了那種書寫的純粹和創造力?

後來也是偶然聽了一部蔣勳老師賞析李清照作品的錄音檔影片,唉呀! 結果後面好一段時間(直到現在),我接連聽了非常多他的演講影片,現在比較不聽TED了。



蔡康永訪談蔣勳-今天不讀書 台北風流人物



另外想分享一個蔡康永訪問蔣勳的影片,片長半小時。我跟同事承認,這影片我連三天每天看一便,她覺得我很誇張,其實裡面有些地方非常觸動到我。
特別分享幾個趣味的點,蔡康永問蔣勳閱讀的習慣,蔣老師說他逛書店時什麼都翻,甚至星座書-教你今天要穿什麼的他也會想大概了解一下。(蔡康永還笑問說你不會真的這麼無聊吧?)
蔣勳說,他各種書都會翻一下,了解這個時代大眾關注什麼在意什麼。現代人翻星座書,是不是表示他有一種茫然,需要一個快速的東西告訴他要怎麼做? 快速告訴你的東西是有問題的,生命沒有這麼簡單。如果簡單的東西很暢銷,是不是表示這個世代其實很茫然。

老師提到,暢銷排行榜上的書會一直汰換,但其實真正的暢銷書,是像論語、聖經、經典文學,甚至一些琅琅 上口的詩詞句,到現在還深深影響著我們,那才是真正的暢銷。
聽到這裡我很感動,讓我想到好一段時間,我對於現在高科技,什麼都快速推陳出新的時代感到茫然。有時候流行充斥著生活,甚至可以無意識地吸收,但我心裡總覺得那些流行很表層,衝擊著感官但卻無法常留心裡。

現在開始很想回過頭去了解古典,重溫每個時段文化的精髓,而不會覺得那些都是過時無趣的。


很喜歡聽蔣勳賞析中國文學還有西方美術史,這幾年因為開始學書法,才重新回去翻詩詞。以前讀詩詞,只懂表面文字上的優雅美麗。聽了賞析,懂了那個時代背景還有詩詞人的心境轉化,文字不再只是漂亮的修辭了。

maxresdefault.jpg

古今其實只是許多制度和稱謂的差異,人性的種種面相,歷史上其實一直不斷重演。我後來才更體會為什麼要讀歷史? 為什麼要接觸古典文學? 如果能有生動活潑、切近現代生活的教學方式,現在人就不會覺得學歷史和文學是無用的。
好多偉大的思想,早在老莊時期就出現了。現代人感覺擁有很多,但內心大多空虛迷惘,文明病層出不窮。覺得有時候真的需要適度慢下腳步,去反思很多事情。


多麼有趣,活在這麼科技發達物質充裕的時代,但我困在小小辦公室,吹著冷氣,聽著蔣老師說起蘇東坡的生平,說他經歷大難歷練出的瀟灑哲學,當下覺得會為了難搞客戶而小發牢騷的我,離蘇東坡的境界有多遙遠。突然覺得古人們好像在我上班時也陪伴著我。

很喜歡蔣勳老師賞析詩詞藝術,還有一個原因,因為老師不會單純就字面或畫面作學術性的分析。他常能很快速的舉一反三,切換成發生在現代,會好比是什麼人物或事件,讓聽者馬上產稱聯想和共鳴。也不時穿插一點哲學、心理學、佛學這些可以反觀內在心靈的探討。

如果有時間,我個人很推薦可以去聽蔣老師解析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的影片,這三個稱謂其實也不只像表面上看到辭意那麼簡單,當它擴大延伸到現代社會時,又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態達到平衡,個人覺得很有某種深度。


每個當代的藝術就像客觀的紀錄片,如時反映了時代的轉換。
我也深深覺得,無論是遠古或是近代,歷史,都不該是變成是對立的存在,而應該是不斷省思的過程。



點這個連結可以看到更鄧多關於蔣勳老師的介紹

http://ptt01.cc/post_43333

story-20151016155457-studiowatchpainting_resized_749x500.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蔣勳
    全站熱搜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