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類慾望.jpg

上個月抽空看了當代館當期展覽
-後人類慾望
身為被定義為『後人類』的我們,處在一個像是盡頭又像是重生的交界
好奇這次展覽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展現

這次展覽共有25組跨國際藝術家共同參與,內容確實非常豐富多元
想寫分享文的我,看到官方網站上已經有了詳盡作品介紹突然非常懶散地沒有動力敲鍵盤... ><

值得一提的,整個展覽呈現出來的感覺,是充滿理性正面的思維和醒思
而不像以往部分展覽作品,充滿沉重迷惘的調性

↓展覽介紹影片


擷取部分官網展覽介紹從三個大的面相複製人、跨性人、改造人,來鋪陳和詮釋「後人類」這個目前不斷發展而值得關注的新興藝術課題。....()...有助於我們拋除人類中心論的立場,以前瞻的思維和眼光,探討以下未來性的議題1.後人類時代的身體概念與性別意識;2.後人類時代的慾望指涉與實踐模式;3.後人類時代的生命繁衍與死亡超越。

↓展覽門票,可以轉動的輪盤設計,裡面的圖會因為視覺錯視而動起來
後人類慾望門票.jpg

派翠西亞‧佩斯尼尼 Patricia Piccinini 〈高懸 Aloft

高懸.jpg  高懸2.jpg

巨大的網袋裡,擠滿了巨大的幼蟲,原本該讓人感到懼怕的場景,卻有個小男孩純真地望下眺望,毫不害怕。
作品探討不同生命之間共存關係。究竟是巨蟲造成人類威脅,還是人類侵犯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
作者用幼童和幼蟲,傳達回歸純真質樸,以及對文明和自然永續發展的期許。

〈迎接賓客 The Welcome Guest

迎接賓客01.jpg

迎接賓客.jpg

很喜歡這件作品,一個看起來像是來自外星的奇異物種,站在女孩的床上,給予友善的肢體接觸。
女孩一點也沒有受到驚嚇,畫面看起來很和諧。作者強調小女孩的純真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奇異物種和孔雀在她眼中,都是親切友善的。

 

維多利亞‧維斯納 + 塞德哈斯‧瑞瑪克利斯蘭 Victoria Vesna + Siddharth Ramakrishnan
Hox 基因十二生肖〉

基因12生肖.jpg

其實這件作品讓我聯想到碩士研究論文之類的,看展當天剛好作者在現場,用帶著口音但很流利的中文解釋她的創作理念。
不過這整件作品是一套有些複雜的理論
+
實驗過程,含括了生物基因學、東方易理等學術性的理論,需要花時間去理解...
透過特製的紙牌遊戲,透過不同生肖的參與者互動,共同創造出重組後的新物種。

劉世芬 Shih-Fen Liu
〈穆勒氏花園─羊走迷〉

羊走迷.jpg  

這系列作品裡,主要有幾個重點象徵物: 像是尚未演化完全的人類、羊骨、蝸牛。
看了導覽說明才明白創作動機
><
1.
作者想透過胚胎在進入第六周後才開始發展形成不同性徵的部分,也象徵人類世界分歧矛盾的開始。
2.
有尾巴的女人- 人類是演化論或是創造論的思辯
3. (
有肺)蝸牛為雌雄同體,也用蝸牛形象傳達每個性別裡面其實也包含另個性別的屬性。
4.
羊骨 – 象徵聖經裡人類為迷途羔羊
個別了解意義後,個人感覺作品是想傳達對於生命源頭的反思,並也期許在相異裡面體悟共同性的根本。

林珮淳 Pey-Chwen Lin
〈夏娃克隆啟示錄III

夏娃克隆啟示.jpg  

展間裡有很多個投影裝置,投射著一個似人似獸的角色,下面用六種不同語言陳述聖經啟示錄的警語。
我有將警語文字全部看完,暗喻寓言味很濃厚,展間也有一種令人由內起敬的氣氛。

凱文‧萊恩 Kevin Ryan
〈超越肉體 Beyond the Flesh

超越肉體.jpg  

作者客觀記錄了嘉年華的畫面,所有人在這歡慶的日子盡情誇張地裝扮自己,不分男女,沉浸在原始慾望裡。
作品沒有任何主觀批判,只有客觀呈現,而我感覺當地人在特定節日裡,像是被應許特例,透過華麗服裝、誇張裝飾去扮演一個和平常截然不同的角色,甚至縱情慾望也顯得被同理化了。
也不禁會聯想思考人最原本的樣貌和本質。

 

黃贊倫  Zan-Lun Huang
〈廢棄物 The Wasted

廢棄物.jpg

〈安妮 Anne

安妮2.jpg  安妮1.jpg  

兩件作品都有用”拼貼、擬人”的方法呈現
科技之身雖看似有永恆生命,但其實卻是個可以不斷替換、改造的組合物
奇珍異獸的安妮,被保護在展示櫃哩,卻靠著生命維持器生存著。
生物工程、醫療科技的進化,延續了命的可能性,是否也禁了存在的意義。
讓觀者()在凝視的時候,對作品的生命真假之間有著灰色地帶的感受,因為感覺到的不是具體的物質,而是一種象徵性的情境和情緒。



真壁廉Len Makabe
【頭像系列The Head Series

頭像系列01.jpg  

作者藉由頭像創作,展現對人類性格的想像
上圖-哈姆雷特,可掀式面具,象徵雙重性格

頭像系列02.jpg  

左-卓見男,向英國天才科學家霍金斯致敬
右-燈泡男,對燈泡發明人致敬

頭像系列03.jpg  

公主男,想像男女在未分化之前的童真浪漫



安娜‧旦蜜翠亞   Anna Dumitriu
〈超級共生衣 The Hypersymbiont Dress

超級共生衣.jpg

遠看這件洋裝,會誤以為是染布藝術的成品
但其實這是一件透過數種細菌作用下自然形成的結果
作者想傳達基因科技以及合成生物學的蓬勃發展 - -人類已能掌握甚至主導細菌的使用,一方面對人類抵抗環境有更好的防禦力,一方面又潛藏著危機。


碧玉  Björk
〈隨心所欲 Wanderlust

展場內這部音樂MV為3D效果的,需要配戴3D眼鏡觀賞
內容主要描述人類對複製生命永不停歇的渴望和想像
這部MV曾獲得許多藝術獎項

嗯...碧玉的音樂和MV風格,向來都是前衛的
看影片順便聽歌!


 
李小鏡   Daniel Lee
〈十二生肖系列 Manimals

12生肖系列.jpg  

以前就對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有深刻印象
他重新詮釋的人類,讓我有些聯想到阿凡達娜美人之類的不同物種
此次展覽,他重新詮釋十二生肖之下的人類面孔,相對應出動物的特質和個性
讓我最雀躍的是看圖猜生肖,不過有些還是有些難度
特地每張都拍起來,這裡從1979()-1990()

1979-1980羊猴.jpg
羊看起來比較中性,蠻美的
猴,確實很像山頂洞人我們的祖先呀

1981-1982雞狗.jpg
雞是裡面最具女性特質的

1983-1984豬鼠.jpg
... 它太像豬了反而讓我好傷心失望...
鼠,感覺蠻像娜美人的

1985-1986牛虎.jpg

1987-1988兔龍.jpg
兔看起來也很有女性特質
龍,感覺有點面熟,突然想到金城武...

1989-1990蛇馬.jpg

 

費爾‧塞耶  Phil Sayers
〈自畫像-影中赤裸〉

 影中赤裸+女孩房間.jpg

作者藉系列作品傳達對既定性別意識形態的質疑
這裡的女model不是妙齡女子,刻意歌誦老化的體態,傳達不服輸的態度


安‧賴 Ane Lan
〈真實女性 Pacto Femininum

真實女性.jpg

照片裡的主角都是作者反串的角色扮演
藝術家長期關注扮裝、政治、身體等議題,相信性別只是體制架構下的分類

展場共七幅攝影作品,透過畫面裡主角的狀態,身上持有的特殊物件
戲劇性地還原各種不同受創傷的女性角色(如喪子、娼妓等)
跨越單純的兩性關係,隱喻社會亂象嶼複雜的心理包袱

崔旴嵐 U-Ram Choe
〈城市浮游體-雌性/雄性〉

城市浮游體-雄.jpg

當時看這2件作品時,單純地被那幾何的結構性和純粹生物性的舒展吸引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它們個別象徵雌性與雄性
而我也正確地猜出何者為何

城市浮游體-雌.jpg

雄性具有快速移動的結構
雌性如我所想的一樣,像花一像綻放,也像是等待著被吸引而來的雄性


莎雅‧沃爾法克Saya Woolfalk
〈奇米拉Chimera (from The Empathics series)

奇米拉.jpg

這作品非常有異國風情,確實作者也用了科幻奇想的手法
展現一種文化大熔爐、多元的社會景象
而這個虛構的後人類-奇米拉,正是作者象徵生命混種、複製、分化的角色

楊納 Yang Na
〈油畫系列Oil Painting Series〉 〈人獸誌 系列

人獸誌.jpg 人獸誌2.jpg

對這位藝術家的油畫作有印象,之前曾在許多展覽裡看過
此次展出的作品,模糊了人與獸之間的界限,詮釋人潛在的動物性格


人獸誌3.jpg  

伊莉莎白‧金Elizabeth King
〈發生甚麼事〉

發生什麼事.jpg


這是一部3D動畫短片
裡面的木偶人毎個動作像極了真實人類
作者希望藉由木偶讓我們反思生命的延續
而我看到短片時,卻不禁聯想到一種一體兩面的情境
木偶擁有真實的人類心靈,亦或是人類的心靈被附著在無生命的木偶上
似乎有那麼一點..莊周夢牒還是蝶夢莊周的味道
何者為真何者為假,誰為主誰為客的反思


還有一些作品沒有特別放上來介紹
打這篇分享文感覺還是好吃力,果然要理解這麼多藝術家想傳達什麼,還是很耗腦力的

不過展覽所傳達的永續經營,人與自然和平共處,對未來發展的憂心或期許
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或思辯的題材

展覽到這週,現在推薦去看好像也太晚了
看看分享文應該也不錯吧~  :p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當代藝術館 後人類慾望
    全站熱搜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