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導覽-.jpg
持續發現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都市景點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鄰近大稻埕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離我習慣出沒的熱鬧區域相隔了2、3個街區,也不曾騎單車經過。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1.jpg

外觀頗有氣勢的三級古蹟建成於日據時代的1933,當時為臺北北警察署。
後來整修後成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局舍,又於2018年正式開館做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場館。建物內有見證歷史且台灣僅存的扇形拘留室及難得一見的水牢。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2.jpg
館內視覺看起來很復古但不老舊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3.jpg
▼館內參觀免門票,一樓為常設展,還附設頗有風格的咖啡館,取了個特別的名稱”八斤所”,這其實是”北警所”的台語諧音,二樓則定期有規劃特展。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4.jpg
▼旁邊擺設一些文創商品供販售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5.jpg

來到這裡真心覺得有挖到寶的感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雖是老式建築,但整體環境規劃得很有年長雅痞味道(有點奇怪的形容詞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對於館場紀念宗旨”台灣新文化運動”,其實我像張白紙般的了解甚少,只大略知道是在日據時代、國民政府接收之前,由一群知識份子發起的愛國活動。
感覺離自己十分遙遠的歷史題材,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史料艱澀難以吸收,但我覺得無論是常設展還是特展,在展場視覺設計上頗精細講究的,會讓人不自覺想定睛觀看內容。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6.jpg
邊看內容,邊研究展示板的排版和複合媒材 XD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7.jpg
▼確實這樣多材質的呈現有吸睛聚焦的效果,整體色彩配置也一致協調,但又不會太死板
下面許多人像圓圈可以推開,看到後面顯示其身分和職業背景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8.jpg
▼因為很喜歡這裡展覽陳設的設計,於是決定認真做紀錄,也上官網下載了相關的介紹PDF檔,借用那些文案稍微精簡化在這裡介紹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臺灣自治社會運動
在1910年前後,知識份子林獻堂等人因為意識到殖民地的不平等,積極嘗試向外尋求打破不平等的可能性。
梁啟超建議林獻堂應考慮仿照”愛爾蘭”,採取走議會路線自保,仿效其自治路線,以此進行體制內之改革運動。

板垣退助於1914年應林獻堂邀請來到臺灣,共同籌設”臺灣同化會”,當時林的構想是透過同化成為日本人,日臺的不同等就會改善。
梁啟超提醒林獻堂如果持續主張同化,臺灣人的文化與主體性將會消失,眾人討論過後確立以自治為主的社會運動路線。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1920年代臺灣社會運動和在東京的臺灣留學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在東京或他處學習新知識,
成為日後臺灣文化協會舉行「文化講演」或撰寫文章及發表議題時重要的知識來源,在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時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9.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臺灣文化學會
臺灣文化協會,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全島性文化團體之一,帶給當時社會巨大的衝擊,以往從沒有如此具備全島一致性的文化團體。
大稻埕不僅是社會運動的核心地,也是文人雅士匯聚之地。不僅有四大酒家,更有為數不少的咖啡店,建立起一種的1920年代文青潮地點氛圍。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0.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1.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2.jpg
▼這一面銀幕牆是互動裝置,可點選早期老歌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3.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4.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5.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6.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臺灣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
臺灣文化協會在1927年分裂,林獻堂、蔡培火等人退出文協,自行創設「臺灣民眾黨」,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
臺灣民眾黨是讓總督府相當棘手的團體,曾經發送英文電報到國際聯盟抗議臺灣總督府的鴉片吸食政策,引發國際聯盟注意,國聯甚至派員來臺灣調查,此事讓總督府相當難堪。
同年年底霧社事件爆發為臺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原住民反抗活動。臺灣民眾黨再次發送電報給帝國議會的貴族院、內閣總理大臣與拓務大臣,表達對臺灣總督府失敗的不滿。
接連兩次的抗議,讓總督府終於無法忍耐,於隔年年初下令將臺灣民眾黨解散。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臺灣民族運動史上最初的法庭抗爭
治警事件是1923年由警察發動逮捕臺灣知識份子的行動。石煥長向臺北北警察署提出”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申請,但遭到警方拒絕,因而轉往東京改向早稻田警察署申請。
眾人結束第三次請願運動,籌備第四次請願之際,臺灣總督府在12月發動行動,牽連者達99人。該事件之後進入訴訟程序,被學者稱為”臺灣史上最初的政治裁判事件”與”臺灣民族運動史上最初的法庭抗爭”。


▼這一間展區展出被牽連審判的人員,蠻特別的巧思是,看板後面有傳統電話聽筒,拿起來可以聽到模擬當事人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的談話。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7.jpg

▼拍照記錄一樓長廊的樣子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8.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9.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0.jpg

▼館場不可錯過的當然包含參觀一樓的拘留室、水牢,視覺上就會受到衝擊,可以聯想被拘禁時會承受的心理壓迫。
之前曾在景美的人權博物館參觀過當時監牢的景象,若要比較的話,人權博物館的監牢禁閉感更強烈。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1.jpg

▼每間關押室內有一個蹲式馬桶,如廁完畢伸手到外面按壓沖水器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2.jpg

▼這裡多間關押室呈扇形構造,中間是可以洗手的水槽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4.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3.jpg


▼這是二樓特展的導覽小手冊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5.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6.jpg
~~~~~~~~~~~~~~~~~~~~~~~~~~~~~~~~~~~~~
▼二樓特展主題叫做”獅子狩語獅子吼”,講的是日本於台灣總督府,針對台人創辦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相關人士發動全島大逮捕,是為驚動島內社會的”治警事件”。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7.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獅子的真義
獅子在日文可讀作「しし」( shi shi ) ,正好與「志士」(しし)同音,蔣渭水以此比喻總督府逮捕志士的行為,就是狩獵獅子─「獅子狩」。我們則將志士的反擊比喻為「獅子吼」。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8.jpg

▼一進場左側的看板展示世界各地發起的民族自覺活動
覺得後面那塊木質雕刻的世界地圖超級有味道的呀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9.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0.jpg

▼展場視覺營造出記者(觀眾)蒐集資料、深入調查的氛圍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1.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2.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3.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八駿事件
1922總督田健治郎在與林獻堂等八人會面時,特別告誡林獻堂設置臺灣議會就是有謀反企圖,應該專心於文化事業。
會後有謠言稱林獻堂與政府交換條件,飽受輿論批評的他只能暫時退出請願,此事稱為"八駿事件"。


▼這個佈置效果我蠻喜歡的,外觀是四角方型帳篷,外面布簾上印有主標題
翻開裡面就像是八個人在密會的感覺
注意左下角我拉開布幕的地方,突然冒出另一隻手乍看之下還蠻詭異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4.jpg

▼(職業病)將文案用卡典割字印在木桌上,真的好有質感啊~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5.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6.jpg

▼這裡的圓桌擺設構思也很特別,轉盤上是文案,周圍瓷盤上也印有圖文說明,實在善用各種媒材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7.jpg

▼左側書法牆是邀請書法家將至是的宣言重新書寫一遍,覺得誠意滿滿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7+.jpg

▼一些細節巧思讓我驚訝,但覺得不一定觀眾會發現
這片玻璃外側是當時一些法令條文,另一側用紅色文字標記有問題的註解 (但分成兩面很難第一時間理解)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8.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39.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0.jpg

▼展場滿滿木質展板,整體感覺就和諧舒服呀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1.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2.jpg

▼遭關押的志士們心聲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3.jpg

▼預審後出獄紀念合影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4.jpg

這裡我見識到善用AI技術還原模擬的一些當時人物景與像,有被驚艷到,當然也包含細緻的展場規劃,現場看真的比看照片來的有感覺。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5.jpg

展場影像紀錄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6.jpg

▼AI將一些早期模糊的照片還原高清效果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7.jpg

▼這裡人像立牌營造關心審判結果的人民
兩面觀看都只會看到背影喔! 其實有一點小詭異感 XD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8.jpg

▼AI技術再一彈!

還原遭羈押的蔣渭水,可使用聲控裝置提問,對方會回答問題(我沒有嘗試這個互動)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49.jpg

▼留言區貼滿便條紙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50.jpg

真心覺得這裡值得造訪參觀,也對這塊土地的歷史多一份認識~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玻貓 的頭像
    玻貓

    因為想藝文,所以創視界。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