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文萬花筒【其他】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常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展覽的介紹廣告,類似這樣的微型藝術展覽其實近期不只一檔,還有一場田中達也特展
不過我是優先購買了微型藝術博物館的早鳥票,也大概知道這兩場展覽不同之處。
其實一開始看到廣告時還沒有立馬決定購票,是看到展覽介紹提到:『集結了世界20位微型藝術家,內容包含奇幻幽默、社會議題、環保等多元議題。』
若藝術創作不僅只是趣味娛樂性,還能跨足到深層議題,那真的讓人期待。微型藝術家集錦【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


微型藝術博物展01.jpg
▲現場可以拿取的紀念書籤

微型藝術博物展02.jpg

微型藝術博物展03.jpg

簡單來說,在看完展覽後,覺得這場主題和另場微型創作特展最大相異之處,確實在於囊括了多位風格迥異的藝術家。
雖然所有的展出作品裡,不見得每一件我都感到驚奇喜歡,但真的認識了很多元的藝術創作者,相信每位參觀者都可以在展覽中,找到特別喜歡有感覺的藝術家進而追蹤。

▼我特別將每位藝術家的介紹看板文字拍照記錄起來

 

微型藝術博物展04.jpg
這是一對法國籍的攝影師夫婦,將模型小人與美食結合,創造出許多有趣的日常生活場景。

微型藝術博物展05.jpg

微型藝術博物展06.jpg

微型藝術博物展07.jpg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jpg
社大的老師分享了這個近期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特展,其中最為知名的藝術家應該就是常玉。老師形容常玉的風格介於油畫和插畫之間,覺得學插畫的學應該會有興趣。
剛好看到老師分享了展覽中特別設計成動態影像的多媒體創作,覺得好美很想觀看完整版。

 

他者他方展01.jpg

他者他方展02.jpg
對常玉的印象其實並不深刻,只記得屬於民國早期的藝術家,曾在美術畫冊還有一些週邊藝術品上看過。當時雖然感覺用色偏向黯淡,但確實有種很獨特的線條構圖風格,透過特展可以窺見更多精彩作品和藝術家故事。
這個特展不只介紹常玉一人,也包含了二十世紀三個階段留法的亞洲藝術家,在當時法國帶來了有別於傳統學院派的風格,產生了新名詞「巴黎學派」。
-----------------------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有將展覽介紹看板拍照記錄起來,於是也在文章中分享部分文字

「巴黎學派」(School of Paris)這個詞是由法國藝評家安德烈·瓦爾諾Andre Warnod提出,他在1925年的法國文學藝術報裡以「巴黎學派」為標題,談論到當時巴黎藝術圈的現象。「巴黎學派」不像大部分的藝術流派有著明顯的表現風格或是創作主題來作為區別的特徵。提出這個字詞是因為他明確地感受到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聚集在巴黎,他們的畫作有別於學院裡傳統制式的束縛,他們享受自由、體驗生活,在這個城市中漸漸形成一個別具生命力的藝術生活圈。

他者他方展03.jpg

他者他方展04.jpg

他者他方展05.jpg
【展覽總論】
十九世紀中葉的巴黎為世界藝術之都,「留法」成為許多亞洲藝術家嚮往的藝術之旅。常玉在1921年抵達巴黎,也趕赴了1900年至1960年間因世界各地藝術家群聚而形成的「巴黎學派」盛會。
◆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是此學派中最負盛名的亞洲藝術家,經常被與常玉相提並論。

◆1930年左右,日治時期的四位前輩藝術家陳清汾、顏水龍、劉啟祥與楊三郎也在不同境遇下先留日再輾轉赴法學習。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並稱「留法三劍客」的第三代留法藝家吳冠中、趙無極與朱德群成功融入戰後法國藝壇,且都與常玉交好。
◆與常玉幾乎同時抵達法國的潘玉良,以及躋身第二代留法藝術家的袁柜真,是留法藝術家中難得的女性。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又是在網路上的宣傳廣告,得知這個特展。一開始並不像當初看到"印象派沉浸展"廣告時,那麼欣喜馬上決定購票。
可能因為這個展覽主題單純針對"清明上河圖"這個主題,加上這件國寶是以墨水繪製,整體色調畢竟較為單一。不過猶豫會兒後還是趕緊購買早鳥票,到時瞧瞧會是怎樣的展覽呈現~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01.jpg
▲進入展場第一個會看到的主視覺牆,這面牆蠻美的
▼這是館場外面特別搭建的牌樓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02.jpg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03.jpg
▲第一個空間左側是導覽影片,簡單介紹時代背景,右邊上面懸吊學者對宋代的評價文字。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影片紀錄分享,包含導覽影片、張擇端畫作導覽(我用縮時攝影)、三款版本複製品的現場紀錄


▼這一區有很長的屏幕,像卷軸一樣緩緩移動畫作,上面會標註幾個重點解析
關於這個展覽,覺得學術資訊量蠻大的,即使現場認真觀看也可能事後忘記,所以決定盡量拍照記錄
既然也記錄了要做分享文章,就將文案重製放在文章裡囉!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04.jpg
1●進城爐隊
安靜的早晨,從薄霧中走來一支驢隊;每頭驢馱著兩個裝炭的筐,準備趕往汴京賣給富貴人家取暖或溫酒,領頭的少年還在繼續向前,身旁的驢已經轉向小橋,可見這條路已經走過多次。

2●村莊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導覽-.jpg
持續發現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都市景點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鄰近大稻埕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離我習慣出沒的熱鬧區域相隔了2、3個街區,也不曾騎單車經過。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1.jpg

外觀頗有氣勢的三級古蹟建成於日據時代的1933,當時為臺北北警察署。
後來整修後成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局舍,又於2018年正式開館做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場館。建物內有見證歷史且台灣僅存的扇形拘留室及難得一見的水牢。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2.jpg
館內視覺看起來很復古但不老舊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3.jpg
▼館內參觀免門票,一樓為常設展,還附設頗有風格的咖啡館,取了個特別的名稱”八斤所”,這其實是”北警所”的台語諧音,二樓則定期有規劃特展。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4.jpg
▼旁邊擺設一些文創商品供販售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5.jpg

來到這裡真心覺得有挖到寶的感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雖是老式建築,但整體環境規劃得很有年長雅痞味道(有點奇怪的形容詞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獅子狩與獅子吼特展)
對於館場紀念宗旨”台灣新文化運動”,其實我像張白紙般的了解甚少,只大略知道是在日據時代、國民政府接收之前,由一群知識份子發起的愛國活動。
感覺離自己十分遙遠的歷史題材,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史料艱澀難以吸收,但我覺得無論是常設展還是特展,在展場視覺設計上頗精細講究的,會讓人不自覺想定睛觀看內容。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06.jpg
邊看內容,邊研究展示板的排版和複合媒材 XD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象派150特展00.jpg
去年底就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展覽的相關資訊,看到是光影藝術展,連想到前幾年也看過文藝復興的沉浸光影展,但那次的觀展經驗覺的部分有點和想像中不同,有點猶豫是否要看這次印象派的特展,但一想到莫內那些迷幻的荷花池的光影,就忍不住馬上網路訂票了。
看完了展覽後,真心覺得這次規劃光影設計的團隊很厲害,可能也因為印象派的一些畫作色彩,確實非常適合延伸設計出抽象迷幻的光影效果,感覺很值得。
當然畫作部分不可能是原作品,也不是臨摹畫,而是有放大比例的數位輸出,這部分感覺就真的主要是向大眾介紹畫家的代表作。但也有幾幅畫作被延伸做成會動的影像,蠻有趣的。
在分享看展記錄前,覺得既然要為這個主題做紀錄,是不是就再認真一點把印象派時期畫家的簡介再自行整理成圖像式。這部分也是給自己一個機緣複習一下美術史,不然大多時候看完展覽很多資訊也都拋到腦後了精彩光影致敬【印象派150週年光影藝術展】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1.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2.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3.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4.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5.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6.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7.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8.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9.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10.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11.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12.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13.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14.jpg
印象派150特展圖檔_15.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_忠泰美術館_未來展_1400-533_0.png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特別的活動名稱"打開台北",擷取介紹的一段文字:
這個一年一度串連全球50個城市的國際建築空間體驗活動,即將在11月11~12日(六/日)限時打開台北各式秘境空間。其中一個地點是我今年才首次參觀過的"忠泰美術館"。
週日天氣陰雨沒有動力跑太多地方,於是就選擇忠泰美術館,平常入館需100門票,這週末活動免費入場。打開台北-忠泰美術館【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
------------------------------------------------
未來生命未來你01.jpg
打開台北-忠泰美術館【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擷取一段當期展覽的介紹:
忠泰美術館持續透過當代藝術的展覽及視角回應美術館長期關注之「城市」與「未來」議題,本展邀請來自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及臺灣等共15組藝術家,以其創作語彙反映出多元的未來生命形貌,挑戰觀者對於已知的自然生命的既定想像。科技帶領著當代生活不停地變動與發展,而我們該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適應並前進的方式?希望藉由本展所展開的對話,為未來的我們提供新的生命敘事與想像。
---------------------------------
《非生物起源》
藝術家- Markos Kay
對生命起源的概念再想像。假設生命起源於能產生脂質的薄膜,進而將物質和養份包覆,形成原初生命體。

未來生命未來你02.jpg
我真的很喜歡這系列作品,螢幕有好幾個微動態影片不斷替換,每個奇幻像胞體生命的圖樣我都想記錄
後來整理的時候,我再將比較雷同的放在一起

未來生命未來你03.jpg

未來生命未來你04.jpg

未來生命未來你05.jpg

未來生命未來你06.jpg

未來生命未來你07.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de_by_Side.jpg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展覽資訊,感覺畫風有現代日系感,展覽地點也不遠,於是好奇過去瞧瞧。

Side_by_Side01.jpg
到現場才發現這間藝廊好特別! 是一棟蠻大的水泥建築,非常簡潔俐落。
大門玻璃上面用白色卡點做了展覽主題的設計,也是非常簡單明瞭。

Side_by_Side02.jpg
節錄展覽介紹:
Nio的創作經常帶著天真爛漫與不屈不撓的神情,其源於大自然啟發轉化而出的山獸與浪獸形象,在一抹抹夢幻療癒的神秘色彩氛圍下,表達出現代人持續自我探索與成長的歷程,同時呈現具體而微的當代社會觀察。通過看可愛實則寓有深意的山獸與浪獸,呈現藝術家對於個體內在世界與全球大環境快速變遷的關注;同時映照出後疫情時代的你我,即使焦慮不安,依然攜手迎向未知旅程的正向情感。
 

Side_by_Side03.jpg

Side_by_Side04.jpg

 

Side_by_Side07.jpg
▲展間非常空曠

Side_by_Side06.jpg
▲山獸、浪獸主角也有變成立體的陶塑作品

Side_by_Side08.jpg

Side_by_Side09.jpg
媒材是油畫,但藝術家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有一種粉蠟筆的朦朧筆觸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織的星空畫展title.jpg

在網路上看到有關宇宙星空意象的繪畫作品《交織的星空》,就很想去現場觀賞。
地點在雄獅星空,幾年前是朋友邀我來這看展,當時就蠻喜歡這個地方的氣質,它是雄獅美術所成立的複合式藝文空間,可以喝咖啡、嘗甜點、閱讀藝文相關書籍,也可免費參觀展覽。


記得很久之前在誠品買了一本哈伯望遠鏡拍攝的宇宙攝影集,當時就深深被那些影像震撼,覺得宇宙的各種自然成像真的好美,也成為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雖然後來得知最初始的成像都是黑白的
是透過氣體分析再後製上色,這樣算是一種重新詮釋的藝術嗎?~)

這次展出的作品,有想像畫面也有添加抽象符號,也有偏寫實的表現手法。
不需複雜的色彩或是具象物件,這些畫面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交織的星空07.jpg

交織的星空08.jpg
▲有一種用插畫繪本描繪天文科學的感覺
 

交織的星空01.jpg

交織的星空02.jpg

交織的星空03.jpg
▲入口出也有藝術家創作的限量杯墊,上面有局部亮光效果,很美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末去國父紀念館藝廊看展覽,剛好那一段時間展期的展覽我都是第一次參觀,於是從一樓到三樓瀏覽完所有展花了不少時間。
瞥見二樓有一區展間的作品,內容雖然有傳統的裱褙書法、水墨繪畫,但明顯地主題內容充滿各種現代感的元素,甚至還出現了類似裝置藝術的配置,就像是大學畢業展的感覺。
仔細一看展覽主題,原來是母校-台藝大的書畫藝術學系。日間部學士班畢業展。

雅房圖鑑03.jpg
↑首圖先放一張喜歡的作品,細緻的工筆描繪配上淡雅彩墨(我不清楚是國畫顏料還是哪一種顏料)
還有非常優閒舒適的第一人稱視角,看了會讓心情很好。
-----------------------------------------------
記得多年前我在校內參觀書畫藝術系的畢業展,作品呈現方式確實主要都是裱褙水墨畫和裱褙書法作品,呈現手法也較偏向傳統。
但這次展覽我覺得多了好多年輕人喜歡的插畫風格元素,且色彩使用上變得好繽紛,有點好奇是否畢業展的呈現已開放更多呈現方式。
 

雅房圖鑑04.jpg

雅房圖鑑04+.jpg
↑直覺聯想作者喜歡日本動漫/動畫
 

雅房圖鑑05.jpg
↑可愛的寵物鼠公爵,看起來就是西畫手法
 

雅房圖鑑06.jpg
↑作者應該也喜歡慕夏的作品,特別是右邊那件作品讓我直接聯想到某件慕夏的畫作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正紀念堂藝廊看到三人聯展,其中一位作品數量最多,幾乎都是黑白色調、類似水墨,但構圖又充滿奇幻的意象。
查了藝術家資料,藝術家湯劍台把大自然的感應體悟化為純粹的自然意象,重塑自然的形象意涵,增加更多主觀想像與抒情的表現。
忍不住拍照記錄許多作品紀錄分享~


道法自然_湯劍台03.jpg
 

道法自然_湯劍台02.jpg
 

道法自然_湯劍台04.jpg

道法自然_湯劍台15.jpg
↑這主題叫做"依偎",即使只是簡單二座巨岩構圖,也依然感受得道主題的情感成分
 

道法自然_湯劍台05.jpg

道法自然_湯劍台05+.jpg
↑這個厚疊顏料的山水畫,是范寬"谿山行旅圖"的二次詮釋創作
感覺也很像浮雕作品

道法自然_湯劍台08.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年初去陶博館的時候,瞥見三樓一處展區還在備展中,是跟咖啡杯有關的主題,這次造訪就順利看到了。

展覽主題是「2022國際咖啡杯大賽」,可以看到許多創意發想的陶瓷咖啡杯創作。

國際咖啡杯大賽00.jpg

一般習慣去便利商店喝咖杯的方式,最多只能看到紙杯在特殊節慶或活動時有主題設計;如果是去咖啡店消費,就要看商家各自準備的特色杯子。
不過在咖啡杯大賽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帶有個人情感特色或是實驗性質的作品。

自己在家煮一杯咖啡,然後使用自己親自設計的杯子品嘗,覺得這實在是一件很有儀式感又私人的享受呀😌
簡單分享幾件作品,第一張是其中獲得首獎(之一)的作品。

國際咖啡杯大賽03.jpg
↑這個是銀獎作品之一

國際咖啡杯大賽02.jpg


國際咖啡杯大賽01.jpg

國際咖啡杯大賽04.jpg
↑覺得作者很喜歡海洋生物的主題
但這杯子感覺很難平穩擺放

國際咖啡杯大賽05.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合併.jpg

最近看了二個雕塑相關的展覽,這二個展是在不同的展區,同樣都是立體雕塑的作品,一個是陶藝一個是木雕,想說將二個展合併一起打篇記錄文。

吉娜兒創作首展
陶藝展在一間叫做"純Object"的藝廊,發現它不只提供展覽空間,旁邊是可以上陶藝課的教室。

純Object吉娜兒08.jpg
藝術家是一位圖文創作者,近年嘗試立體陶藝雕塑,主題就是她插畫筆下的一些人物和動物。
首圖放一張我很喜歡的作品。

純Object吉娜兒06.jpg

我有好奇問一下現場人員,確認了這些陶藝品只有經過素燒,然後就直接用壓克力上色,可以如實還原作者想要呈現的色彩,也保有陶土的原始質地。

純Object吉娜兒07.jpg
 

純Object吉娜兒04.jpg

純Object吉娜兒05.jpg

 

純Object吉娜兒09.jpg

純Object吉娜兒10.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上瞥見眼熟的魔術氣球貴賓狗藝術作品,來自 傑夫昆斯 Jeff Koons的系列創作。
之前是在世貿的藝術博覽會上看過相關作品,這次是在藝廊有更完整的展出,好奇去現場參觀。
這是第一次參觀印象畫廊,踏進去之前,就感覺這個空間好寬敞豪華呀!!

印象畫廊40.jpg

印象畫廊41.jpg
現場不只展出 傑夫昆斯的作品,還有非常多藝廊合作的藝術家創作。
藝廊有三層樓的空間,穿插一些像是茶水間、會客室的獨立區域,看起來就像蒐藏了大量藝術品的富人豪宅內部呀...


-------------------------------------------------------------------
傑夫昆斯 Jeff Koons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氣球狗的立體雕塑作品時,當時我也剛好在社區大學學魔術,課程也有交一些綁魔術氣球的技巧,包含貴賓狗造型,所以當時覺得很親切。

印象畫廊_傑夫01.jpg
↑聽說上面這件作品,藝術家限量一年內只製造700件(且需分批生展),台灣引進了三十幾件。
不久之前的新聞才看到,國外某展覽現場因為作品沒有安裝保護裝置,這款作品被一位好奇用手碰觸的婦人用碎了...
 

印象畫廊_傑夫03.jpg

印象畫廊_傑夫04.jpg

印象畫廊_傑夫05.jpg
印象畫廊_傑夫02.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見鍾情日韓新浪潮04.jpg
是否覺得這畫作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然後也帶有點厭世感?

一見鍾情日韓新浪潮00.jpg
當天是去藝星藝術中心看展,回程時慢慢邊走邊逛,意外又撞見另一間藝廊"平藝術空間"。
通常藝廊營業時段只到下午5~6點,這間營業到晚上9點,暗色裡透明玻璃透出內部景象,顯得特別清新明亮
 

一見鍾情日韓新浪潮01.jpg
展覽作品是由三位藝術家創作,二位韓國人、一位日本人,都是女性

一見鍾情日韓新浪潮02.jpg
展題名稱:一見鍾情-日韓新浪潮
多人參與的展覽很難有空同主題,也許這個標題是形容這些畫作會讓人一眼就喜歡上吧
 

一見鍾情日韓新浪潮03.jpg
剛才放在首圖的作品,是否讓人聯想到日本畫家"奈良美智"
這位韓國藝術家就是受到奈良美智的啟發,開啟了一系列的創作
 

 

一見鍾情日韓新浪潮05.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在場獨白00.jpg
和老友相約要去內湖花市逛逛,順便去看展覽
印象中內湖也有不少新建的藝廊
也是在網路上查到這個展覽,看到風格覺得會是友人喜歡的~

展場名稱叫做秋刀魚藝術中心,覺得很特別
找到入口後有點驚訝,因為看起太像豪宅大門(沒拍照)
因為是跟新興大樓一起共建的,所以看起來較氣派

不在場獨白01.jpg
↑還未進去之前就看到玻璃櫥窗展示一個很像"瓦基"機器人的作品

不在場獨白11.jpg
↑這是場內很吸睛的一幅油畫作
化作原型是達文西的"抱銀貂的女子"
只是手上的貂變成了....這算是遠古時期的昆蟲嗎?
-----------------------------------------------------
擷取一下網路上對展覽的介紹:
「不在場獨白——生存的表徵」透過藝術家相關創作展現科學文明與機械技術的高度發展下,對於非人向度的揣想及臆測。

吳旭曜藉由理想的永生智能式生命體,承載了科技的藍圖並指涉未來的想像;
劉玹希透過殘存使用痕跡的骨董零件,復歸其解構重塑的世界且傳遞出遺存記憶。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經常在師範大學附近出沒(通常是去夜市)
但一直到最近才發現和平東路上某棟大樓的地下室有一間"郭木生文教基金會"
也是在網路上看到展覽資訊,就找時間過去看看

孤獨城市鍾子逸00.jpg

其實看到主視覺海報,第一眼就聯想到那種台北都市陰雨天氣的灰濛感
加上確實常看到新舊建築並列
原本想像整個展覽都會是這樣氛圍的作品嗎?
 

孤獨城市鍾子逸04.jpg

孤獨城市鍾子逸05.jpg
孤獨城市鍾子逸07.jpg

不過讓我驚訝的是,這間場地空間蠻大的,網路上查詢到大約200坪
而藝術家的作品數量也很驚人,幾乎都掛滿了牆面
聽現場人員說明,這個展覽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而延遲舉辦,一直拖到現在才開展

------------------------------
下面作品像透著窗戶看外面雨景,將寫實與抽象巧妙結合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呼吸風景李屏宜00.jpg

三月份開始,算是特別安排蠻多看展的機會
首都藝術中心是去年首次開發參觀的藝術中心,這次看到展覽主題{呼吸:風景}
就覺得會是很清新舒適的影像主題

來到展場觀看,迎面而來一系列的作品
確實給人花東大自然的一種純粹寧靜感
 

呼吸風景李屏宜06.jpg

↓這是這次展覽主視覺的作品

呼吸風景李屏宜01+.jpg

有別於一般其他版畫創作,這次展覽作者特別將製作的"版"也一起展出
並列一起陳列,鏡射的效果又有一種特殊意象
也可以看到木版上面的刻鑿痕跡,還可以嘗試解讀創作中油墨覆蓋的軌跡

呼吸風景李屏宜01.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大院子這個場所的歷史,節錄網路介紹:
初期可能是日本帝國時期的海軍軍官俱樂部,後做為日僑小學,1952年產權歸屬臺灣大學作為教職員宿舍2012臺北市文化局審議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物,定名為「臺灣大學公共宿舍」,俗稱大院子。

上一次在大院子首次參觀畫展,是看劉墉先生的花鳥創作。
而這次展覽資訊是
Mom分享給我,她說作者創作充滿想像力,推薦我來看看。

王振功大院子個展01.jpg
懸掛在主建築牆面上的大海報,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心想,這算是可愛趣味的畫風嗎?

室內有一張海報寫著藝評人對作者的介紹,很清楚點出這位藝術家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他身上有著蒙古人的血統。
擷取部分藝評文字『我好奇王振功的繪畫創作,充滿了造型張力,是否來自於蒙古遼闊草原賜與的神秘和神奇的自然力量。……他喜歡將造型誇張化的表現,……跟著内心遊走再創造,有些凝重、有些造型詼諧,圖案化與帶裝飾性的風格展現。』


↓進到內部第一個看到的系列畫作,是各種品種蘭花的局部特寫,且只繪製一朵,讓蘭花純粹成為視覺的焦點。
各種鮮豔的配色搭配,隨興但有規律的細部描繪,讓花卉多了不一樣的生命力。

王振功大院子個展02.jpg

王振功大院子個展03.jpg

王振功大院子個展04.jpg

王振功大院子個展05.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年的台北燈會,算是記憶裡台北市規劃的最豐富、範圍最廣的一場燈會活動吧
於是第一次打一篇文章做個紀念
作品太多了無法都詳細紀錄,會留下的也是有緣份的"一瞥之情"吧

【主燈區】國父紀念館
20230211_201136.jpg
《主燈- 玉兔壯彩
20230208_194926.jpg
20230211_200241.jpg

主燈的科技兔,雖然第一時間看到它的形象時,感覺太科技、機械感,少了一點印象中燈會作品的經典味,不過多看它幾次,覺得兔子面部表情真的蠻活靈活現的,被賦予了特別的生命感。

20230211_201312.jpg
20230211_201040.jpg
為了之前錯過沒看到的蘿蔔燈籠長廊,又再次擠進人潮。

《副燈- 從心出發

20230201_203019.jpg
《副燈- 蟠龍獻瑞
20230201_205749.jpg

101大樓上面也不斷有形象動畫
20230211_200218.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物有靈0.jpg

突然又想去一趟鶯哥了,想看看陶瓷博物館有沒有新的展覽,也順道去老街走走。稍微往南走,果然天氣稍微晴朗些,即使老街是光觀景點,但感覺就沒有都市的人潮擁擠。
隨意邊走邊看,走進一條人煙更少的小巷,突然就瞥見一間店面外頭的展覽海報,馬上就被吸引了。
然後馬上就想起來,這個展覽呀
剛好前幾天在IG的限時動態廣告裡看到,當時就有興趣想要參觀。不過也沒有特別安排在行程裡,甚至也有點忘了,沒想到隨意遊走仍是預定相見。


萬物有靈09.jpg

萬物有靈08.jpg

店內的年輕人和我分享介紹藝術家的作品,一聽到藝術家非常年輕,才剛大學畢業沒多久,我感到非常驚訝。
又得知作者是台藝大雕塑系的畢業生,發現好常在參觀展覽時遇到母校的傑出校友呀
! 很期待他們未來更多精彩的創作。

 

萬物有靈01.jpg

萬物有靈02.jpg

展覽名稱『萬物有靈』,而作品主題感覺圍繞著大自然、動植物,結合一些神秘傳說和力量的色彩。
覺得有些作品的型態讓我聯想到宮崎駿動畫裡的一些角色,而剛好宮崎駿的作品思想也常圍繞的自然與生命。


萬物有靈03.jpg

文章標籤

玻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